很难想象,荷兰——这个国土面积只有41526平方公里、约为中国重庆市一半大的国度,居然是世界第二大农业产品出口国。其花卉、蔬果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乳制品出口仅次于德国和新西兰,居世界第三;动植物油出口排名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同样居世界第三;肉类出口排在美国、巴西和德国之后,居世界第四。从2020年开始,荷兰农产品出口额接连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连续保持全球亚军地位。荷兰为何能成为农业出口“尖子生”?
(资料图)
用科技改变命运
先看看荷兰农业什么样。
在荷兰的农业生产基地,既少见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麦浪,也看不到泾渭分明的田垄田埂,出现最多的是一座挨着一座的玻璃温室。数据显示,荷兰的玻璃温室面积达到1.1亿平方米,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温室内部,也不是一块一块的土地,而是一层一层的“货架”。每层“货架”上铺的不是泥土,而是一种叫“岩棉”的栽培基质。这种材料透气、保湿,能很好地给作物提供养分。
这就是荷兰农业的标准操作:温室厂房+无土栽培。
囿于自身条件,荷兰农业采用了如此“抠门”的生产方式。荷兰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素有“低地之国”之名。为增加生存空间,荷兰人世世代代围海造地。土地的稀缺让荷兰人自古以来便“视地如金”,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搞立体农业、设施农业,向空间要效率。
不过,仅仅把二维的平面转换成三维的空间还不够。荷兰的光照严重不足,一年只有2个多月是晴天。荷兰人慢慢摸索出自己的办法,那就是求助于当地发达的光学工业,用黑科技解决问题。荷兰的光学研究、光学仪器以及相关的新材料科学都极其发达。他们在制造高端相机的镜头时发现,普通玻璃的透光率其实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只要在专业的镜头用特种玻璃上涂上一层抗反射涂层,就可以有效降低反光率,提高透光率。于是,他们把这个涂层也“搬”到了温室玻璃上,从而有效缓解了光照不足的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光照效率,他们还把智能技术用在了枝叶修剪上。荷兰的科技公司专门开发了一种AI机器人,它能自动识别苗木枝叶生长情况,进行智能修剪,以便让所有作物“雨露均沾”,促进果实生长。有人用黄瓜和西红柿两种作物做过测算,仅这一条就可以让每平方米的产量增加30%。
总体来看,依靠科技弥补自然禀赋的不足,将资源劣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荷兰农业确实做到了“用科技改变命运”。
用高效率摊薄成本
把农业当成科技产业来做,成本问题怎么解决?
荷兰的首要解决方案是引入第四个维度——时间。
确实,荷兰农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投入高。无论是玻璃温室、岩棉栽培,还是各项黑科技的研发与应用,需要的资金量都不小。虽说高投入能带来高产出,但短期来看,荷兰农业的性价比确实不尽如人意。
不过,账不是这么算的。假设别人的单位面积产量是1,且只有地面一层;荷兰单位面积产量远远超过1,而且能同时操作好多层。惊人的规模效应大大摊薄了单位成本,优势自然显现出来。
除了规模,结构也大有潜力可挖。梳理荷兰优势农产品品类可以发现,蔬菜水果、园艺花卉这样利润空间较大的产品是荷兰关注的重点。统计显示,荷兰的黄瓜、辣椒和西红柿亩产都是世界第一,园艺花卉更是靠着6%的种植面积为荷兰农业贡献了40%的产值。
最后,就是地域优势。荷兰农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人工成本极高的欧洲。有法国研究机构做过测算,如果把种植、加工、运输全产业链的成本加在一起,人工成本能占当地蔬菜水果零售价的一半左右。这也意味着,只要高科技投入不是贵得离谱,只要自动化程度足够高,能够覆盖相应的人工成本,总体来看就是划算的。
目前,荷兰设施农业已经全面实现自动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统、加温系统、液体肥料灌溉施肥系统、二氧化碳补充系统、机械化采摘系统及监测系统等。机器代替人工,承担了大部分最费时间、最耗精力、最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这也是荷兰农产品能够拥有成本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占据农业产业链高端领域
纵观全球发达农业国,无不在产业链微笑曲线的高附加值两端占据着明显优势。
一端是位于上游的种业。
荷兰的种业有多发达,看看这里的学校就知道了。作为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最强的大学之一,位于荷兰小城瓦赫宁根的瓦赫宁根大学在农业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等专业领跑全球,力压全球知名学府,连续多年稳居世界榜首。
荷兰还是世界上种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全球十大种子公司中,荷兰就占了四席。说荷兰引领世界种业发展潮流,一点都不为过。
另一端是位于下游的市场。
荷兰农业最有代表性的制度创新之一就是拍卖制度。这是荷兰农产品分销的主要模式之一。
荷兰的农产品拍卖制度由来已久。19世纪末,荷兰商业迎来大发展,传统方式已不再适应大批量交易的需求。鉴于新鲜花卉和果蔬存在储存和运输难度较高的特点,荷兰商人发明了一种新型拍卖模式,也就是所谓的“荷兰式拍卖”。
拍卖制度有诸多好处。第一,倒逼上游保证产品质量。但凡参与交易的农产品,都必须纳入质量监管范畴,各大交易所为了自身信誉着想,自然会对不合格产品严防死守;第二,拍卖机制本质上是围绕市场交易提供的一揽子服务,因此交易所会有意识地收集全产业链信息,打破传统交易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第三,拍卖制度有助于形成权威的价格调节机制,既不会偏爱上游,也不会对下游另眼相看,更能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第四,拍卖制度有助于形成专业化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市场风险。
不得不说,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等一系列事关农产品市场发展大局的关键要素,就随着这一锤又一锤的落下,打通了。事实上,拍卖制度不仅深刻影响了荷兰农业,也为全世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经济日报记者 韩 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