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晓春。
(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陈小慧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城交”)首席科学家张晓春,是城市智慧交通系统的“探路者”。长期以来,张晓春扎根一线从事交通基础研究、智能交通及大数据研究工作,带领团队创造了若干个“全国领先”:全国首个城市级交通实时在线仿真系统,全国首个涵盖海陆空铁全领域的智慧交通平台,全国首条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小巴示范线(坪山)……
张晓春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强有力支撑深圳这座世界级超大城市交通系统安全、有序、高效运转的同时,也为国内30多个省份120余座重要城市提供技术领先的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推进了交通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多学科的交叉发展。“我们构建全球领先的智慧交通体系,助力深圳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用智慧交通‘织’出城市生活幸福感。”张晓春说。
交通让城市更美好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1998年夏天,张晓春来到深圳,在深城交开启他交通人的生涯。彼时,城市建设热火朝天,大量小汽车进入家庭。“当年我们做的大量工作,就是建立城市交通的顶层规划设计体系,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来推动城市发展。”张晓春回忆说。
“创新是深圳的基因,创新也融入了我们交通人的灵魂。”在张晓春来深的那一年,深城交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城市交通仿真实验室,汇聚了动态的出行数据、车辆运营的数据,为后来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治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深城交融合交通、IT两大方向多个专业,已建成了一支超过2400人的跨学科复合型技术精英团队。
“针对交通网络与城市功能协同难题,我们在国内率先创建了与城市规划、工程设计相耦合的城市交通规划体系。”张晓春说。
多年来,张晓春主持了深圳市几乎历次交通发展政策、综合交通规划以及高快速路网、轨道网等重要专项规划的编制,牵头研究并推动出台了全国第一批交通强国试点方案、全国首部自动驾驶立法等一系列重大交通政策,推动了深圳1000公里高快速路网、900公里轨道网、150个枢纽的规划建设……成体系构建了深圳这座世界级超大城市交通系统。
同时,张晓春在国内率先重构了融合交通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智慧设计为一体的多专业综合设计体系,主持建设了国内首个“品质+智慧”中心区、首个儿童友好街区,为人民满意的街道空间设计提供深圳范例。
智慧让出行更便捷
在大数据时代,推动智慧交通的发展,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性已是大势所趋。在智慧交通这条赛道上,张晓春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创新。他入选了国家科技专项指南专家,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兼首席专家,牵头承担了“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平行世界”,并赋能现实世界城市交通的发展。
据了解,张晓春带领团队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利用城市用地人口、经济产业、公交轨道IC卡、互联网导航、视频监控等多模态大数据,融合挖掘还原脱敏情况下每个个体的出行链信息,从而掌握全市交通出行需求态势。
“每个人希望乘坐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市民的出行规律是什么,通过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城市级大规模交通运行规律,可以分析这座城市这种海量出行的需求与交通系统供给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演化规律。”张晓春告诉记者,在掌握海量出行信息之后,还要进一步进行仿真模拟和实时推演,以再现城市交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互馈影响,并对未来趋势进行预判。
无人驾驶或成常态
“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推动各类数据的打通,核心是要在此基础上研发城市级的民生应用。”谈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规划,张晓春如是说。他认为,城市交通数字化的关键是打通大数据,实现供需信息对称,比如建设城市级的停车预约系统,可以让市民提前查询目的地是否有足够车位,提高资源的复用率及城市运转效率。另一方面,就是瞄准智能网联汽车赛道。
未来无人驾驶、无人配送将成为深圳常态。张晓春带领的团队的研究成果,支撑了深圳获得首批“5G+车联网”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试点,推动了智能网联一体化仿真及云控平台建设,“我们正在全力推动深圳打造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创新高地、产品应用高地、产业集聚高地”。
“未来交通系统将无缝融入生活空间。”张晓春如此畅想,“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和交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开展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交通运输网、设施网、信息网、能源网等‘四网融合’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进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融合发展。”
张晓春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孪生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系统构建数字孪生基础设施体系,全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为城市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和智能的服务和治理,助力深圳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实现‘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