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开建到运营,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本版通过对建设者、运营服务人员、乘客等多方面的采访,让当事人从自己的角度讲述和兰州轨道交通的故事,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兰州轨道交通,并对兰州交通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议,携手共进,以强交通有力支撑强省会行动。
坚守岗位 细致工作 为家乡的改变而努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时30分,启用多点发车的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其中一列首班车如同往常一样在西关十字驶出。此时此刻,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19座车站、2号线9座车站的工作人员已完成列车始发前的所有工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最饱满的精神、最热情的笑脸迎接每一位乘客的到来。在他们的肩上,担负着兰州地铁正常运行的责任,担负着保护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
2017年,在宁波地铁工作的高吉和听说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即将运营,并正在招聘,便当即决定辞职回家乡工作。“作为一名甘肃人,家乡开通了第一条地铁线,让我倍感自豪,我希望为家乡的地铁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高吉和说,在宁波地铁,他从一名普通站务员起步,到值班员,再到值班站长等多条线路和岗位工作过,积累了大量的地铁站点管理和服务经验,因此,在得到兰州地铁招聘信息后,他第一时间就选择了回到家乡,并通过几年的工作,先后担任了西站十字和西关十字站的站长。
“刚应聘到兰州轨道交通工作时,我每天都需要从火车站乘坐102路公交车前往陈官营参加集中培训,每天往返在路上的通勤就得三四个小时。如今,随着两条地铁线路的相继投运,无论去哪都方便了很多。”回忆起在兰州几年的工作经历,高吉和感慨道:“虽然兰州不如宁波发达,但近年来兰州的高速发展和宜人的生活环境已引来了众多关注,特别是今年夏季,火爆的旅游为兰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兰州对外服务窗口的一员,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家乡的改变而努力,坚守岗位、细致工作,为乘客提供更优质、更到位的服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地铁串联起市民获得感
“地铁开通了真的太方便了。在没有地铁的时候,想从安宁区去七里河区或者城关区,由于交通拥堵,无论是自己开车还是坐公交车,时间都是不可控的。在1号线开始运营之后,我就可以在固定时间点出门,固定的时间点坐地铁前往。并且地铁不受环境和天气的影响,不管刮风下雨都不用担心地铁会像公交一样晚点了。”家住安宁区的居民李晓玲告诉记者。
在安宁区像李晓玲这样的受益者还有很多,对于很多安宁居民来说,地铁不仅将他们从低效率的出行中解放出来,使得出行、逛街更加便利,更是让大家拥有了去感受城市繁华的机会。
曾经,安宁区更多的是传统百货商业及街区商业,消费场景难以匹配周边活跃的消费需求。随着兰州地铁1号线的正式运营,让商业向城市以西的方向逐步转移。随着中海环宇城、吾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开业运营,填补了安宁大体量商业综合体的空白。
“还记得以前和朋友们聚会,都得辗转去七里河区或者城关区,当时就盼望着有一天能不用四处奔波。”李晓玲女士说:“现在安宁通了地铁,交通更便捷了,也有了商业综合体,更加繁荣了,城关的朋友也会选择来安宁聚会。可以说,地铁串联起了我们的幸福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丽君
高效出行增添生活幸福感
交通是城市形象名片,更是民生幸福的重要注脚。地铁的开通打破了地域限制,也开启了兰州人生活的新方式。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地铁1号线开通的时间是2019年6月23日,从开通这一天起,我便体会到生活半径的延伸和高效出行所带来的幸福感。”市民丁先生感慨地说,“当你真切感受到所生活的城市,因交通的提升和改变带来的这份幸福感时,恰恰也是这座城市的强大之处。”
市民丁先生家住雁滩欣欣茗园,单位远在七里河区兰州公交集团附近。每天上下班通勤的距离超过10公里。据他讲述,地铁开通前,开车去单位,最闹心的一次经历是从家到单位,十多公里路足足用时一个半小时。如遇限号,选择在鱼池口乘坐公交106路,当天运气好,不堵车,也要一小时才能到单位,若遇雨雪天或交通堵塞,来回通勤时间超过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因此,每天早上七点出门就成了丁先生雷打不动坚持的时间点。
“地铁开通后明显感觉到自主时间更多了。现在早上8时10分和女儿苒苒出门,在张苏滩乘坐2号线到东方红广场,对面乘坐1号线到省政府站送女儿去南关十字的幼儿园都不觉得距离远了。”丁先生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从选择地铁上班送孩子后,出行成本每月至少节省400多元。如今,冬暖夏凉,乘坐舒适的地铁已融入他的日常生活。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晓霞
专啃“硬骨头”铁军再显当年雄风
2014年4月11日深夜,兰州轨道交通正式开建仅十余天时间。刚刚回到陕西老家的赵随义就接到电话,需要他赶赴兰州,担任东方红广场项目部的项目书记。次日一早,赵随义便赶赴工地,开启了他与兰州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故事。
对于中铁二十局市政公司负责的东方红广场站施工项目,很多人早已通过各种媒介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果你没有真正进入到施工现场,很难想象到这项工程是如此浩大和艰难。在施工中,摆在项目部工程人员面前的就是一道世界性难题——红砂岩。对于这样的地质结构,连德国专家都连连摇头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施工项目团队坚定的认为,施工中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只是需要更多的办法和精湛的工艺来解决。
于是,项目部及时向总公司协调,抽调精兵强将,并与兰州理工大学开展科研合作,组成以党员和业务骨干为主要成员的项目攻关小组,针对红砂层地质遇水成泥、具有流塑性、易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的地质特点和难题,多次组织专家现场论证,通过基坑外深井降水和止水帷幕阻水、基坑内轻型井点降水等创新工艺,成功攻克这一难题,使东方红广场站最终实现了主体结构封顶。对于一次又一次的奋战经历,赵随义虽然描述得很平淡,但心中仍有些激动。他说:“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只有经历过艰辛和奋斗的青春,才值得回忆,才能感受到幸福的不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
当绝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兰州轨道交通乘务中心的电客车司机赵应清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一个班次需在黑暗的隧道中运行超过6小时,进站、对标、停车、开门、关门、确认,动车这些标准动作每天需要重复1000多次,从开始驾驶地铁列车,这些操作赵应清已经熟稔于心。电客车司机的工作不似平常人想象的那样简单,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铺垫,平时司机师傅们都会花很多时间钻研业务、规章制度,将应急处置能力烂熟于心。“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趟列车的安全准点,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赵应清说。
这个被旁人视作“枯燥无味”的工作,赵应清和同事们却始终一丝不苟,并一如既往地热爱着自己的工作。“只要把平凡的工作做好,那肯定是不平凡的。作为青年,我们的底色就应该是奋斗、是挑战,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好,这虽然是个平凡的岗位,但是责任重大,把乘客安全准点的送达终点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赵应清觉得,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从事着一份平凡的工作,安全准点地把一车又一车乘客送到目的地,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功。
从2018年就开始参与轨道交通1号线联调联试工作的赵应清如今已是兰州轨道交通的一名“老兵”,并先后获得多项公司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认为,荣誉的获得只是说明过去的成绩,未来,还有更多的使命需要完成,作为青年员工,将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用勇敢和担当履行新青年的义务,贡献出新青年的新生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记者手记
亲历地铁人的十二时辰
从2014年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建到2023年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试运营。九年的时间,兰州地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线到双线。而我,也见证了“地下长龙”的来之不易,目睹了从第一根围护桩浇筑到车站封顶,从盾构机安装始发到穿黄成功后出井的全过程,步行穿越了轨道交通的每一条隧道,亲历了地铁人为守护出行平安“连轴转”的十二时辰。
如果说建设者将运行的地铁当作自己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作品,那么,我愿成为这幅作品的点滴记录者,也愿成为兰州城市交通发展的见证者。
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前,市轨道公司专门邀请了参建单位的一线员工乘车体验。依稀记得,在试乘当日,不少皮肤黝黑、身材健硕的汉子们都难掩心中的激动,甚至有人红了眼,流了泪。还记得,在47米深的穿黄隧道下一位目光坚毅的耄耋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说:“你们正在创造历史”。
相较于其他发达城市,兰州地铁来得似乎有些晚,很多参建者已不止一次参与过其他城市的地铁项目。然而,这座黄河之滨的地铁建设难度无疑给他们烙下了深深的记忆,这座美丽的城市和热情的市民让他们更加值得留恋和回味。
散碎的鹅卵石、破碎的盾构刀头是城市交通发展来之不易的印记。日渐深刻的皱纹、布满老茧的双手是轨道人的功勋。往事已过,前路悠远,相信在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城市立体路网将变的四通八达,越走越宽,我们的城市也将变的更加美好,人民更加幸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