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Mate 60 Pro低调发售却引发狂热轰动之际,手机大厂小米集团(01810.HK)也披露了最新季业绩,期内多项指标表现亮眼,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二季度盈利端表现突出,但手机业务仍在下滑
(相关资料图)
在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继续执行以“规模与利润并重”为核心的经营策略,进一步降本增效,实现了更高的利润交付。
具体而言,在二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673.55亿元,同比下降4%。但在降本增效下,其销售成本同比下降了8.92%,为531.94亿元。由此,小米集团期内的毛利反而同比大增20.3%至141.61亿元,整体毛利率达到21%。
再加上销售及推广开支、行政开支的下降,该公司二季度的经营利润同比大增133.12%;非国际财务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达51.4亿元,同比增长147%。
可见,二季度营收虽然有所下降,但降本增效的策略是有效的,小米集团盈利端的表现相当亮眼。
分业务线来看,在智能手机领域,根据Canalys数据,二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市占率为12.9%,环比提升1.6个百分点,已经是连续十二个季度排名全球前三。另外,根据Canalys数据,二季度,小米集团在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在61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
体现在业绩上,智能手机仍是小米集团的支柱业务,期内贡献了365.95亿元的收入,同比下降了13.4%,占营收的比重为54.33%,这个数据较之前季度有所下降。
其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大降主要是由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期内小米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也由上年同期的3910万台降至了如今的3290万台,同比降幅达15.86%。
不过,智能手机销量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被高端化抵消了一部分。二季度,小米集团的智能手机ASP(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同比增加2.8%至2023年二季度的1112.2元/部,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陆的ASP增加所致。
根据第三方数据,二季度,小米集团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在整体智能手机销量中占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20.1%。期内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ASP同比增长亦超24%。
而高端化的成果也体现在了毛利率上,期内该公司智能手机业务的毛利率为13.3%,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
小米其他业务线的情况如何?
营收占比过半的智能手机业务遭遇下滑的同时,小米集团的其他业务线其实表现不错,对盈利端的大增提供了助力。
于二季度,小米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线实现了收入和毛利率的同步增长。其中,收入为223亿元,同比增长12.3%,毛利率达到17.6%,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进一步细分,期内,小米集团的智能大家电业务收入同比加速增长至70%以上,二季度空调产品和冰箱产品出货量更是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空调产品出货量同比大涨超90%。
在办公和娱乐场景中,2023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平板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
不过,智能电视及笔记本电脑的收入有所下降。
另外,基于小米集团的全球互联网用户规模保持健康增长趋势,于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的互联网服务业务实现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6.8%,收入创历史新高。同时,本季度,互联网服务毛利率达到74.1%,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细项中,二季度,广告业务收入为51亿元,同比增长13%,收入创历史新高;二季度,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5%至10亿元,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收入同比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些已经成型的业务外,投资者对小米集团的造车业务亦高度关注。
二季度财报中这方面的信息比较少,但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于8月29日称,小米造车进展非常顺利,甚至近期一些进展远超预期。
而且近期卢伟冰和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上发布的一系列关于造车的照片也引发热议,对此,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刚刚结束了夏测,进展超出预期,维持2024年上半年量产目标不变。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还有一家企业和小米集团的情况刚好相反。电动车新势力之一的蔚来(09866.HK)(NIO.US)近日确认其手机NIO Phone将于9月份上市。
结语
在小米集团发布二季度业绩报告后,已经有一些机构上调了自己的目标价。
其中,中银国际发表报告指,小米第二季收入较其预期高2%、亦较市场预期高3%,经营利润率5.9%,亦好过市场预期,公司在市场下行的情况下,显示具有盈利能力,相信市场会继续上调对公司的预测。
该行相信华为推出5G手机对小米的影响属可控,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16.3港元上调至16.4港元,反映明年预测市盈率29倍。
花旗则表示,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主因其市场份额意外增加,目标价从15港元上调4.7%至15.7港元。该行预计,小米第三季度业务将环比增长,受益于智能手机增长,毛利率很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在19%以上。
关键词: